二零一五年一月,腾讯宣布以五年五亿美元代价购得中国内地NBA网络播放独家权,此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支持与批评声音并存,场面颇为两极分化,有人拍手称快,亦有人直言不讳地表达疑虑。紧接着,新赛季启动前夕,腾讯NBA尝试推出会员付费服务,这一举措再次点燃公众讨论,激起轩然大波,争议之声四起,反对与支持者意见交锋激烈。
不过腾讯持续一个赛季进行NBA转播后,反对意见慢慢减少了。尽管依然存在许多可以优化的环节,不过借助聘请顶级篮球评论员、增强直播和手机平台看球功能、尝试跨界娱乐活动以及举办线下赛事等手段,观众的看球感受确实变好了,腾讯转播的NBA比赛也获得了普遍的好评。
不过腾讯体育的目标远不止这些,在漫长的赛季间歇期间,他们与NBA联盟进行交涉并最终获得合作权限的消息一直不断。
十月十二日,腾讯举办NBA联盟通发布会并启动服务,正式获得授权合作权,由此引发广泛关注。腾讯将如何运用这1200多场NBA赛事的播放权,尚待揭晓。同时,NBA联盟通的费用是否公道,也引发了不少讨论。
中国用户开始对优质体育内容产生需求
联盟通,即Pass,是1994年开始运营的NBA赛事网络观看平台,主要面向中国用户,但部分在美国由ESPN或TNT播出的比赛不在其覆盖范围内,腾讯则独占NBA所有新媒体赛事的播放权,涵盖季前赛、夏季联赛、常规赛、全明星赛、季后赛、总决赛等,总场次累计超过1300场。
今天上午的发布会现场,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兼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进行了采访,分享了腾讯对于NBA联盟通的观点以及后续安排。
刘胜义指出,上赛季NBA的付费计划促进了国内体育观赛付费的发展,同时培养了市场和用户群体,在实施付费策略期间,腾讯体育意识到了观众更高级的需求。
我们花费了一个完整的赛季进行努力,了解到中国观众对高水准体育节目的需求,因此我们推出了NBA联盟通,并且对它在中国取得成功充满期待。
国内观看体育赛事普遍无需付费,这种情况与国外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已经建立了覆盖广泛且非常成熟的付费观看体系,例如NBA、英超等少数项目在国内也仅推出了付费服务。面对这一现状,腾讯体育并未效仿国外将收入主要来源局限于赛事本身,而是拓展了多元化的附加服务内容。
这些附加价值基本上都集中在内容层面,涵盖多个观察角度,高清无停顿的蓝光影像,特定球星的独立信号传输,全方位的观看视角,配音与现场音解说之间的自由转换,无需观看的广告时段,以及按需点播的功能,腾讯体育应用软件未来版本还会不断扩充这些功能。另据刘胜义透露,在体育赛事转播之外,腾讯体育的会员用户还可以享受到一些专属的产品支持。
我们必须承认,在新赛季的NBA中,直播、点播以及资讯等类型的内容服务将会有所改进。刘胜义也表明,他会尽力借助内容改进,把平台建设成为一个集合社区、游戏、电商、增值服务等多种业务的综合平台,实现内容品质提升的目标。
年费上千的NBA联盟通,定价是否合理?
腾讯体育成为国内NBA球迷主要观看平台后,其会员费用调整便引起广泛关注,球迷对此十分敏感,即便NBA官方尚未正式公布,也有观察力敏锐的网民察觉到腾讯体育应用内赛事分类及收费标准的修改情况
从纵向角度看,与去年的30元包月方案相比,现在有了明显进步。“球队通”的包月费用维持30元不变,但“联盟通”的月度定价大幅提高,原价90元,当前优惠价88元,涨幅显著,据了解单场比赛的点播费用为15元,这些调整引发了球迷网友的广泛讨论。
参照横向数据:美国NBA通行证月费为22.99美元,英国是22.99英镑,香港为179.99港币,欧洲是26.99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后,美、英、港、欧每月的LP费用分别是154元、189元、155元和201元。
同那些已经形成付费观看习惯的区域对比,腾讯的NBA联盟通行在定价方面较为有利,并且提供的赛事项目数量也更为丰富。
美国、英国、欧洲和香港的LP价格
当然,不同地区的物价和消费能力存在差异,同时人们对于付费观看的态度也有不同,因此单方面进行价格比较只能当作一个参考。现阶段中国的付费观赛习惯还在逐步形成中,通过提供相对优惠的价格来引导市场才是比较合适的方式。
依照先前说明,90元档次的“联盟通”,其可供观看的比赛数量远超去年的会员套餐,而同价位的“球队通”,在继承原有会员福利的基础上,额外囊括了目标球队的全部赛事。
另一方面,梯度定价也顾及了某些用户的偏好。生态圈得知,腾讯除了供应免费场次给一般用户外,还设有单场点播的选项,主要球队铁杆观众可以选用每月30元的“球队畅享”,而忠实NBA爱好者则倾向于加入“联盟畅享”的行列。对于不想订阅全年服务的用户,也可以选择按月支付会员费用。
说实话,和几十块钱看电影比起来,这个价钱还算可以接受,从生态圈的角度看,一直以来支撑付费观赛的道理都是这样:花钱可以,务必提供相配的观看感受。
根据上赛季的实践结果,腾讯在初次尝试付费转播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不过随着数百场NBA赛事直播的突然增加,腾讯是否具备充足的解说资源以及专业的篮球团队支持,能否维持高质量水准,这或许将直接影响NBA联盟通行乃至腾讯体育会员的成败。
乐视体育早先把版权整合,设了590元一年的会员项目,生态圈透露,腾讯体育在新的会员方案里,集合了合作拿到的多项体育赛事权利,像NHL、NCAA还有FIBA系列赛事,这种“大体育会员”的方案,销售上明显更有优势
最新情报显示,腾讯体育已经获得下赛季的转播权,他们是否会在会员付费模式上有所突破,把更多赛事资源打包进高级会员服务中,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体育用户仍需培养,付费之路道阻且长
腾讯成功购入NBA联盟的传播权之后,已经稳固地占据了篮球界最主要的版权资源,并且,早先与FIBA达成的九年合作协议360雨燕直播吧,以及对于CBA、NCAA的版权控制,都表明,在篮球行业,腾讯已经建立起比较坚实的版权基础。
与固定场所形成对照的是不断攀升的用户数量,消息显示,每天借助腾讯平台观看体育比赛、了解体育资讯的观众已接近一亿人次,并且腾讯NBA去年的总观看量已经超过两千亿。
15-16赛季腾讯NBA直播收视数据
摩天大楼并非无中生有,西方完善的体育订阅产业同样历经了漫长的培育阶段,腾讯、乐视、新英等国内企业的尝试,也表明了该领域在中国尚处萌芽且基础薄弱。
即便如此,观赏方式与交易途径的便携化,为体育会员和付费意愿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最适合在手机小屏幕上观看的NBA,又无疑是最适合付费观看的项目。假如腾讯体育借助NBA在中国深厚的爱好者基础,坚持深耕内容,让用户养成付费行为并非难以实现的期望。
虽然已经获得了全部NBA版权,但腾讯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诸如更复杂多元的版权构成、更详尽的数据资源、更丰富的个性服务、更多线下互动环节、新兴技术如VR的应用以及广泛用户群体的吸引,这些都是激活体育内容市场的必要条件。
当前正是极为理想的时机,我坚信这仅仅是个开端,未来无数非凡的场面将接连在中国上演,在访谈里,刘胜义语气坚定地阐述。
接受生态圈访问时,微赛体育负责人侯昱华提及,某个领域的完善程度,很大程度受市场参与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具体来说,在最近结束的国庆长假期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表现出了更为平稳的趋势,这印证了相关看法。
我们确信,通过选择表达出的购买力趋势,会慢慢反映在持续进步的中国体育行业里,这种趋势无法逆转,因此掌握顶级体育赛事IP只是开始,拥有大量版权,也比不上用心对待那些愿意花钱的观众实在。
上一篇:盘点历届NBA总冠军,哪支球队夺冠次数最多?答案在这里
下一篇:返回列表